校团字〔2011〕110号
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和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校看望寒假留校员工的重要讲话,结合公司“人才兴校”、“文化强校”的战略部署,鼓励全校青年员工积极参与此次“主题征文”活动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调研。通过“主题征文”活动的开展,引导员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树立其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引导员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加深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引导员工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激励其洞察现实服务社会的热情,努力全面推动员工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增强员工对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自觉。
活动旨在引领教育当代青年员工通过踏实学习,开拓创新,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在人民群众这块丰富的实践沃土上汲取养分,努力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为国家富强、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为此,校团委决定开展“当代青年员工视野中的公众议题——我为党的十八大建言献策”主题征文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从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出发,紧扣社会关注的公众议题,进行主题实践调研,为党的十八大成功召开建言献策。
二、征文形式
“主题征文”分为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两种形式。上交征文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探讨当前形势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理论研究与实践调研要有现实性、针对性、科学性、创新性,提出的解决思路和对策建议要具有建设性和操作性。
三、征文对象
在籍全日制本专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四、征文时间
1.申报阶段:2011年11月8日——2012年4月8日
2.预赛阶段:2012年4月中旬
3.决赛阶段:2012年4月末
五、征文要求
(一)理论文章
1.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要突出思想性和创新性,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文章应为未公开发表,篇幅在1000字左右,作者不超过3人。
3.上交文章时需发送电子版至sbdzw@jlu.edu.cn(指定邮箱),注明**学院**同学理论文章;并打印文本一式三份(请统一用A4纸排版,标题用华文中宋2号字,正文用仿宋体3号字,左侧装订),报送校团委实践部。
4.上交理论文章在活动规定时间内可随时上交,校团委将邀请专家学者不定时评审筛选,活动主办方将通过指定媒体定期刊发。
(二)调研报告
1.员工可根据所学专业和专长自主进行选题,要关注公众议题,操作性强,有现实意义。
2.鼓励跨学科组建团队开展调查研究。
3.撰写调研报告字数为8000—10000字,并同时需要提交调研报告综述(提炼的调研对策报告)为1000-1500字左右。调研项目由员工个人或团队(原则上不超过5人)完成。调研报告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已被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采纳的报告及在核心期刊中已发表的作品在评奖中将获得加分。
4.作品以学院为单位组织申报,团队申报作品由调研第一负责人所在学院负责申报,各学院申报参赛作品数量不限。上交调研报告时需填写《参赛申报书》,将其电子版发送至sbdzw@jlu.edu.cn(指定邮箱),注明**学院**同学调研报告;并打印《参赛申报书》文本一式三份,报送校团委实践部。
5.上交调研报告在活动规定时间内可随时上交,校团委将邀请专家学者不定时评审筛选,活动主办方将通过指定媒体定期刊发。
六、评审流程
1.校团委将对上交申报作品进行基本材料初审。
2.校团委将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终审,将注重对作品的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规范性、应用性、研究方法以及社会反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七、评审注意事项
1.本次征文活动将设立单项奖(个人或团队)、优秀组织奖(基层学院),对获奖理论文章和调研项目将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并颁发获奖证书。
2.主办方将择优推荐在《吉林日报》及有关媒体上刊发。
3.凡员工参加活动并取得成绩,根据获奖级别可取得相应《形势与政策》课程社会实践部分分数。
4.撰写的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严禁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行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并取消参赛资格。
5.明确要求所有征文必须先上报主办方进行评审后才能公开发表,未经主办方允许在各级各类报刊和网络媒体上发布征文或假冒主办方名义发布文章者,一切责任后果自负。
6.其他未尽事宜请咨询校团委实践部。
联系人:韩月波
联系电话:85166559
联系邮箱:sbdzw@jlu.edu.cn
附件:参赛申报书
共青团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委员会
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员工会
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网老员工M•M学习研究会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八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