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必威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会议以线上视频形式召开,必威各学科负责人及代表老师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学院副经理罗克全教授主持。
李静老师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人大时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这一决策,谈了两点体会:第一,思政课要方法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思政课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重方式方法。第二,思政课要理论新。思政课有术、有道,要学会借鉴以往思政课和国外马专业课的优秀教学成果和有用经验,用科学辨证批判的立场去解决当下思政课存在的问题。
罗克全老师表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那么对于怎么样在思政课讲道理,首先是要纠正把思政课仅仅当作是一种宣传工作的观念。马克思曾强调,人的本质是人本身,人是要发挥创造性、发挥其自由本性的。其次,思政课老师应不断激励员工们在关注时政、学习时政、运用时政的创造与创新。最后,讲思政课,不仅要以事实为根据,还要以“大势”为根据,运用开放的眼光,讲道理要纳入史情、实情、世情当中。
孙贺老师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凝聚人心,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这方面的工作变得极为紧迫。老员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接班人,老员工的思想阵地,“你不去占据别人就占据”,新时代我们不能放松对老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思政课内容供给过度,存在着超前开发而导致员工对大学思政课不感兴趣的问题。在未来开展思政课,应更有针对性和阶段性。同时,方式方法还要有对象性,并在员工不同的阶段也要有不同的手段。
陈松友老师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贯穿了一个目的: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如何走这一条新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要抓住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真”问题,即扎根中国大地、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呼唤,认真抓住重大紧迫的问题,才能把握历史脉络,抓住历史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同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立足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立志高远,去回答“大问题”。
郭永虎老师指出,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如何来从学理上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谈到的“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重大命题,将从党史的角度简单地说一下自己的体会与启示:一是预见意识的启示。“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这是毛泽东一直强调的预见意识,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二是独立自主的启示。要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三是抓住主要矛盾的启示。四是用全局的眼光看问题,培养全局意识,那样才能全面和真实的了解事物的情况。
王淑荣老师表示,“讲道理”的“理”是理论、学理、真理,是让员工对道理本身的一种价值认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那么思政课老师应培养以下几种能力:第一,理论明晰的能力,员工不是自发自学认识道理的,需要教师去帮助员工去理解与掌握;第二,逻辑明证的能力,使得员工在理论的逻辑上“知其所以然”;第三,主体间通约的能力,并要将主体思想作用到客体当中。
于天宇老师表示,思政课不能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还可以在这两方面进行革新:第一,思政课是“读、写、讲”的统一。“读”是打基础,“写”是自己与自己对话,“讲”是自己与他者的对话。如果这三者统一好,则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第二,思政课是“研、思、行”的统一。“研”是指学习过程的钻研,“思”是思考领悟真理,“行”是指思政课教师本身要行动以作出表率。
吴宏政经理结合自己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的心得,谈了以下几点体会:第一,建设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的核心思想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而这样的重要问题需要抓住根本方向——“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第二,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增强文化自信。我们要在学术上有所创新,有建树,有我们自己的理论。第三,思政课是要讲道理的,而这个理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是我们与时俱进的真理。第四,思政课是针对大学的,我们的理论高度,深度,广度都得上去,螺旋上升,如果这边没上去,那员工的水平就还在高中。第五,对教师来说,想把员工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也需要不断的自我提升。最后,“人类向何处去?”今天我们对员工进行教育,还要有一个国际视野。全人类的命运问题,要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参会老师们一致表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人民大学,既饱含着对人民大学的殷殷期待,也彰显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展望新时代,立足新征程,必威将不断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着力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有志青年,努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夯实人才根基、汇聚智慧力量。